12月12日,國務院官網公布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提出,近年我國冷鏈行業規模顯著擴大,高質量物流服務的需求快速增長。冷鏈物流應加速綠色化發展進程,提高冷鏈物流設施節能水平,提高冷庫、冷藏車等的保溫材料保溫和阻燃性能。
冷鏈物流拉動聚氨酯需求穩增
近年來,隨著國內居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國家大力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冷鏈物流行業發展迅速,極大拉動冷庫圍護系統等相關節能隔熱保溫材料的需求。《規劃》顯示,2020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超過3800億元,冷庫庫容近1.8億立方米,冷藏車保有量約28.7萬輛,分別是“十二五”期末的2.4倍、2倍和2.6倍左右。
在眾多保溫材料中,聚氨酯具有優異的保溫性能,被市場廣泛應用。相比其他材料,聚氨酯的保溫材料能可以節約大型冷庫約20%的電費開支。其市場規模隨冷鏈物流市場的發展逐步擴大。
“十四五”時期,隨著城鄉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超大規模市場潛力將加速釋放,為冷鏈物流創造廣闊空間。《規劃》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冷鏈物流網絡,布局建設100個左右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一批產銷冷鏈集配中心,基本建成三級冷鏈物流節點設施網絡;展望2035年,全面建成現代冷鏈物流體系。這將進一步拉動聚氨酯冷鏈保溫材料需求。
一方面,冷鏈產品安全和疫情防控強化冷鏈物流新要求。冷鏈物流承擔著保障疫苗安全配送和食品穩定供應的艱巨任務,要求提高冷鏈物流專業服務和應急處置能力,規范市場運行秩序,完善全程追溯體系,更好滿足城鄉居民消費安全需要。另一方面,碳達峰碳中和對冷鏈物流低碳化發展提出新任務。冷鏈物流倉儲、運輸等環節能耗水平較高,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迫切需要加強綠色節能設施設備、技術工藝研發和推廣應用,加快減排降耗和低碳轉型。
對保溫阻燃性能提出新要求
當前,我國冷鏈行業面臨規模擴張和碳排放控制的突出矛盾。加速冷鏈物流綠色化發展進程,提高設施節能水平,提高冷庫、冷藏車等的保溫材料保溫和阻燃性能,成為《規劃》提出的重點任務。這也給聚氨酯材料的保溫、阻燃性能提出了新要求。
如何既可以提高聚氨酯泡沫材料的阻燃性能,又能提高保溫板的尺寸穩定性和力學性能,成為了近年來聚氨酯應用行業亟需破解的技術難題。研發高阻燃性聚氨酯節能保溫夾芯板成為行業內的重要研發方向。
以工業建筑圍護系統節能隔熱保溫材料領域為例,隨著國家建筑節能強制標準不斷提高,同時各地政府不斷提高建筑材料的技術質量要求,客戶也在不斷加強項目質量風險控制,傳統技術工藝需要研究改進,必須在防火性能、保溫性能、物理性能以及經濟性方面綜合提升。今年12月1日起實施的國家標準《冷庫設計標準》(GB51440-2021)也增加了庫房保溫隔熱材料燃燒性能的相關規定。
以創新方案滿足市場需求
對此,眾多聚氨酯保溫材料生產企業、冷鏈保溫工程供應商均在創新解決方案,進一步滿足市場需求。
亨斯邁近期攜手合作伙伴制訂《低碳冷庫評價標準》,提出“低碳冷庫”概念,將以碳減排為中心的能效管理納入整體運營監控中,充分發揮高性能聚氨酯的特性,提高熱阻效率,改善建筑運營能耗。
煙臺市順達聚氨酯有限責任公司聚焦從冷庫硬質聚氨酯保溫材料的原料研發、生產到冷庫保溫工程的終端應用和交付,開發出高阻燃的B1級聚氨酯產品,以聚氨酯保溫體系、防潮隔汽體系、冷庫保溫工藝體系為核心架構,可提供冷庫的低能耗一體化交付解決方案。
發泡劑作為金屬面聚氨酯夾芯板產品中的聚氨酯硬泡生產的重要原料,對聚氨酯硬泡制品的密度、尺寸穩定性、導熱系數和泡孔結構均有一定影響。CFC-11、HCFC-141b先后成為國內聚氨酯硬泡生產普遍采用的發泡劑。目前冷鏈聚氨酯材料新型發泡劑主要有氫化氟烷烴類化合物(HFC)、全水、戊烷類、二氧化碳、化學發泡劑等。
補天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與山東理工大學聯合開發的無氯氟聚氨酯化學發泡劑及相應的綠色硬泡聚氨酯解決方案,可以廣泛應用于外墻、管道、家電、深冷保溫,以及冷庫噴涂和板材生產,補天年產10萬噸無氯氟聚氨酯化學發泡劑工廠近期將在淄博投產。
紹興華創聚氨酯有限公司開發的超臨界二氧化碳輔助水發泡硬質聚氨酯噴涂裝備及應用技術,可以替代傳統的HCFC-141b等發泡劑,成品壓縮強度高、尺寸穩定性與產品經濟性優異,在冷鏈等領域應用具有良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