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內羅畢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引起了廣泛關注。這份報告顯示,全球變暖和環境惡化將使植物種類減少9%,全球蜜蜂呈現災難性銳減,這將影響到依靠蜜蜂傳粉的90種果樹、蔬菜等經濟植物的產量。據了解,為了保護蜜蜂,歐盟委員會已經修訂了可尼丁、噻蟲嗪、氟蟲腈和吡蟲啉4種殺蟲劑的使用條件。歐盟成員國2010年11月1日前必須采取這些措施。聯合國的報告有可能引發全球農藥行業的調整,而對于中國農藥企業,禁高毒、抓環保、推新品成為企業必須反思的三個問題。
聯合國報告中指出:全球未能實現此前承諾的到2010年在全球范圍內顯著降低生物多樣性喪失速度的目標。全球氣溫升高及環境的惡化已嚴重危及全球范圍內各類物種棲息地,將使地球上的物種正以比自然淘汰高1000倍的速度滅絕。而目前,有專家已將蜜蜂數量銳減的矛頭直接指向了農藥的推廣使用。雖然對此問題尚無權威定論,但對于農藥行業,蜜蜂數量的銳減可能會觸發農藥行業的生存和發展危機。這不能算是危言聳聽。對于中國農藥企業,以下三個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對生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的反思。時至今日仍有些企業對于國家禁用五種高毒農藥報有僥幸心理,認為不會完全禁絕,這些品種不能公開生產銷售,但總還是有暗箱操作的空間。
自2007年以來,中國對削減高毒、高殘留農藥的力度在加強,全面禁止甲胺磷等5種高毒農藥在農業生產中使用;禁止氟蟲腈直接在農業生產上使用;將取消在國內生產和使用甲拌磷、克百威、磷化鋁、滅多威等21種高毒殺蟲劑農藥。但隨著國際社會對環保要求的提高,一系列國際公約、法規相繼出臺,目前已被列入鹿特丹公約清單的農藥品種有22種,列入 POPs公約清單的農藥品種暫定有9種,列入歐盟禁用名單的農藥有450多種。上述品種中的60多種正在國內生產、使用和出口。目前國內高毒、高殘留品種的產量約占農藥總產量的15%~20%。2009年中國化學農藥原藥生產近600個產品,產量達226.22萬噸,國內使用約30萬噸,80%的產品出口國外。
——對“三廢”排放的反思。目前國內農藥企業是一部分原藥企業有實力處理“三廢”,但窘于成本增加較多,容易失去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而很多制劑廠根本沒有進行環保處理的實力。
國內大部分原藥生產企業規模小,大部分企業環保裝置運行不正常或根本不運行,絕大部分農藥加工企業沒有“三廢”處理裝置。例如每生產1噸阿維菌素會產生400噸廢水,每生產1噸吡蟲啉會產生48噸廢水,每生產1噸草甘膦會產生17噸廢水,每生產1噸毒死蜱會產生6噸廢水。除蟲菊酯原藥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達68種,其中水污染物有65種。據專家介紹,大多數農藥廢水都不宜采用生化處理技術,尤其是殺菌劑和除草劑的廢水,國外大型農藥企業對農藥廢水大都采用焚燒法處理。國內擁有焚燒裝置的企業不多,擁有裝置的企業表示,焚燒法處理污染物的成本很高。據統計,長江流域分布了約145家原藥生產企業。
——對開發安全高效的農藥品種和安全劑型的反思。生物農藥品種一直是叫好不叫座,很多企業也就因此一直拖延觀望這方面品種的引進和開發。但市場是在不斷變化的,新品種常常是冰山位于水下的部分,一旦成長到顯山露水了,后來的企業可能也只能望山興嘆。
近年來,國內化學農藥每年以2%左右的比例下降,而生物農藥卻以20%的速度遞增。另外,綠色環保劑型產品的開發也應引起國內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足夠重視,如水乳劑、水懸浮劑、水分散粒劑等。此類劑型在歐美發達國家已普遍推廣應用,開發新產品應首先從此類劑型入手。特別要控制高毒、高殘留農藥的使用,防止農藥殘留超標和對環境造成不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