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最新的統計數字顯示:2010年上半年,包括農藥化肥在內的農資板塊股票價格共下跌27.54%!緊跟半年下跌30.09%居第一位的煤炭板塊。今年以來農資板塊股價大幅下跌與該板塊在2009年的良好表現成為鮮明對比。對此:分析師認為,氣候惡劣是外部因素,產能過剩是內部因素,內外因共同作用,才導致了上半年社會資金看淡農資板塊。
——今年的氣候令人捉摸不透,干旱、洪水等自然災害不僅影響了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更讓眾多企業苦不堪言,而受其影響最大的,非農藥化肥行業莫屬。
今年年初,北方地區出現大范圍降雪,糟糕的天氣使得春耕被一再推遲。部分尿素廠家開始感覺到銷售壓力,迫于庫存量漸增的壓力,企業出廠價格略有下調;受干旱影響,貴州限電,黃磷市場交易量一般,特別是云南地區,當地凈磷生產非常少,交易量也很小。
——國內外化肥企業產能過剩也成為行業盈利的重要制約因素,農藥行業出現總產值、銷售收入、出口交貨值及利潤都大幅度下降的局面。其中,草甘膦行業已經產能嚴重過剩、開工率嚴重不足,相關企業效益大幅下降。農藥化肥板塊今年上半年跌幅達27.54%,其中領跌的正是生產草甘膦產品的新安股份和生產尿素的華魯恒升。
今年年初,新安股份還能連續上攻,但好景不長,其股價由最高時的51元跌至復權后股價的28元,1月4日至6月24日,該股跌幅高達40.81%。而近期草甘膦出口退稅取消,無疑是雪上加霜。全球草甘膦市場供應和需求不平衡,目前草甘膦供應充足的國家和地區數量急劇上升,再加上美國、阿根廷、巴西嚴重干旱,拉美和歐盟諸國氣候炎熱種植季節推遲,使草甘膦銷售額下降,因此相關個股大跌也就不足為奇。
受氣候影響,尿素價格一直下降,這也導致相關上市公司受到影響,華魯恒升半年跌幅達40.74%。
而令業內深思的是,與社會資金放棄農資板塊相反,今年上半年以來行業內的投資并不冷淡。氮肥、磷肥上半年仍保持較高的投資增長率。對于農資行業,社會資金的冷淡是一個信號,農資行業需要認真考慮,調整自己的發展速度和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