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草甘膦制劑中,水劑還是占絕對多數,而且30%草甘膦水劑(41%異丙胺鹽相當30%草甘膦酸)占66.5%,其他的制劑基本上沒有多大變化,個別新增品種也是去年年初登記的。在第三屆中國草甘膦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的陳福良先生透露了上述信息。
農業部第1158號公告以后,我國草甘膦混劑登記品種有所增加,占新登記品種的4.2%。由于草甘膦和大多數的除草劑混用,沒有增效作用,或只有拮抗作用,所以可混用的品種比較少。據陳福良介紹,新增登記與草甘膦混用的除草劑只有24-滴、2甲4氯、麥草畏、精吡氟禾草靈等少數幾個品種。
農業部對登記的品種規范化后,原來的不同規格的制劑達到30個以上,現在新增登記的規格在15個左右,降低了約一半。陳福良表示,新增的登記品種水劑主要有30%(41%異丙胺鹽)和46% (62%異丙胺鹽),可溶粉劑主要為30、50、58% 3個制劑規格,可溶粒劑主要為75%左右,88%和95%3個規格。
據CCIN了解,本次論壇5月1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開,由中國化工報社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