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此文章內容只充許會員查看,請您先 登陸 ,然后刷新此頁面!
對于眼下的形勢,紡織人都很清楚,低碳經濟必將成為一種趨勢,從長遠講涉及到子孫后代,從眼前講關系到企業生存。
2010年,除了一如既往地關注內外銷形勢,塑造企業品牌,開發創新產品,中國紡織面料企業還在關注什么?還有哪些是值得關注的,或是即將成為熱點的事件?在不同的企業看來,可能有不同的答案。因此,我們在這里與您共同探討2010年中國紡織面料行業焦點話題,即產品生產要遵循低碳經濟、產品流程要擔負社會責任以及產品研發要符合標準。
產品生產要遵循低碳經濟
對于眼下的形勢,紡織人都很清楚,低碳經濟必將成為一種趨勢,從長遠講涉及到子孫后代,從眼前講關系到企業生存。雖然真正將低碳經濟推行開來還需要一定的緩沖期,但盡早積極行動起來,是應對各種變數,實現穩定、長遠發展的基礎。
而最早響應的肯定是走在行業前沿的企業。海天輕紡、福建鳳竹、聯邦三禾、文興布業等紡織面料集團公司就屬于“低碳經濟”的最早響應者。在市場格局發生重大變動、金融形勢急劇惡化的時候,他們早已在第一時間內獲取市場信息,積極做好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花費巨資購買高新設備,聘請高端人才進行一系列綠色環保產品的生產和監控;積極響應節能減排,節約能源的時候也為自己節省下了不菲的開支。也正是因為這樣,在金融危機中他們并未因經濟形勢的變化而大波大動,在經濟好轉伊始,也是這些企業最早展現出新一輪的生命力。
除了面料企業自身的積極響應,很多服裝品牌也促進了低碳經濟這一趨勢的發展,如七匹狼、九牧王、虎都、柒牌等品牌服裝企業在紡織面料的選擇上也更傾向于環保型、低能耗面料。還有更多的國外采購商如H&M、阿迪達斯等將環保指標納入選擇供應商的范疇。因此,在積極響應的基礎上,多家面料企業紛紛表示,將會進一步加大“低碳”產品的研發力度。
產品流程要擔負社會責任
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中國財經報道欄目以《責任的財富》為題,就紡織企業社會責任問題進行了近60分鐘的深度報道。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孫瑞哲介紹了紡織服裝行業開展社會責任建設的經驗以及他們對社會責任建設的看法;浙江省平湖市副市長石云良介紹了該市與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共同在平湖地區紡織服裝業開展CSC9000T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建設情況;并以浙江華孚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的實際案例說明,履行社會責任不僅僅是現代企業應盡的義務,同時也是企業抗擊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助推器,是實現產業升級、轉型與科學發展的有效途徑。
還有企業算了一筆社會責任的經濟賬:“員工的工作時間減少了13%,整個企業的產量增長了5%,工資實際上漲了19%,工作時間少了,但產量反而提高了,工廠的效益自然就提高了。”至于社會責任的經濟賬,有人認為有些可以直接算,有些則要間接算、長遠算。環保等非主營業務短期需要投入,而水的循環利用、熱能回收、供電項目改造,3到5年就可以收回投資;而對人的關注等,則要算價值賬。成熟的品牌講社會責任是題中應有之義。
此外,很多重視社會責任的下游采購商,例如H&M,不僅會關注目標企業的產品,還會有意識地去關心生產過程,甚至周圍河流的污染情況;有的采購商,例如沃爾瑪,不但要求生產企業高效用水,還要求產品減少包裝。因此2010年的中國面料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將更受關注,中國面料產品的長遠發展也將與此息息相關。
產品研發要符合標準
隨著低碳經濟和社會責任的日漸凸顯,各種新型紡織產品也層出不窮,天然的、環保的、有機的、再生的,名目繁多的新型材料的出現,迫切需要相關的標準來規范市場;而打開紡織專業網站,相關紡織品標準檢測的信息也越來越多,其中不乏美國、歐盟等對我國紡織品提出檢測要求的標題。
其實早在幾年前,標準檢測就開始廣受關注,隨著消費者對服裝的要求越來越高,紡織品標準就越發成為焦點。就拿再生紡織品來講,隨著近年來“節能環保”這一全球性話題的興起,紡織品生產也開始逐漸注重材料回收及各種新型材料的開發和應用,從最初的回收棉、回收滌綸纖維,到目前眾多的再生纖維素纖維,紡織行業正一步步探索并實踐著綠色可循環發展模式。此外,目前市場上出現更多的則是一些再生纖維素纖維或新型材料纖維。它們往往具有一定功能性概念,或出于對某些功能性的訴求而被開發和生產。此類產品通常也因其避免對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而凸顯了其環保性,因此套用了“再生”的概念。所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已針對產品標簽的環保宣傳提出了嚴格要求,其中對再生紡織品的定義尤為嚴苛。
目前,回收材料的使用在歐洲備受紡織服裝行業的青睞,許多世界知名品牌和國際大買家已著手開發或大量采購有關再生紡織品,如美國環保再生纖維與紗線制造商JimtexYarns,日本帝人纖維公司,英國成衣零售商馬莎百貨和美國百貨零售商沃爾瑪等。而在我國,知名運動服裝品牌李寧也推出了具有再生環保概念的服裝。此外,還有有機紡織原料,如有機棉、有機麻等,在這些大牌的采購流程中,對“再生”、“有機”這些關鍵詞的認證尤為重要,但現在相關認證基本被國外機構壟斷。因此,希望在2010年,我國紡織品標準檢測也能有一個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