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下旬,農藥行業專家及管理人員就農藥業藥檢所起草的農藥抗性評價總則(初稿)所涉及的范圍、內容、方法、評價指標等進行研討,大家提出了一系列修改建議。這是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召開的農藥抗性監測研討會上傳出的信息。農業部藥檢所表示,希望加快建立中國農藥抗性評估方法體系,為中國農藥登記科學評審提供技術支撐。
為進一步落實“農藥安全性監測與評價項目”2009年度工作總結會精神,與會人員交流農藥抗性監測技術研究進展,確定抗性風險評價方法,討論完善項目年度工作內容。參加會議的有從事國內病蟲草害抗性研究領域的專家及抗性監測與安全性評價項目單位的部分代表。
化學農藥在防治有害生物及保證國家糧食安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確保了中國農產品的產量穩步提高。但由于農民施藥技術不合理,單一農藥品種或相同作用機制的藥劑大量重復多年使用,抗性問題已日益嚴重,對有害生物的防效明顯降低。同時農民為保證防效加大使用劑量,不但造成浪費,加重環境污染,而且更進一步加劇了靶標生物的抗藥性。因此,農藥登記管理部門必須重視對藥劑抗性風險的監測與評估。
開展中國有害生物的抗性問題研究,起草制訂相關評價標準,是建設節約型、環保型社會的迫切需要,更是農藥登記管理部門的重要職責。目前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山東農業大學、河北農科院等科研、教學單位的專家都在關注這個問題。
為了適應社會對農藥登記評審的更高要求,為了適應農藥登記條例修訂及農藥登記規定等的要求,農藥登記生測資料評審外延應不斷擴展,內涵應不斷深入,農藥抗性評價是中國農藥行業面臨的新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