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開幕,又一批在科技領域做出杰出成就和貢獻的優秀人才登上了神圣的領獎臺。在此,我們對大會的召開及所有獲獎者表示熱烈的祝賀!
科技獎勵工作是國家科技水平、科技方針和政策導向的集中反映,國家通過對重大科技成果的獎勵,體現國家發展政策和戰略導向,以服務國家不同階段發展戰略目標的需要。自1999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正式發布并實施以來,我國的科技獎勵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十年后的今天,自主創新已經成為國家科技獎勵的主旋律,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更加突出。從近幾年的獲獎成果來看,獲獎項目不僅技術上有重大創新,而且引領著該領域的發展方向。
科學技術獎勵制度是黨的“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方針的具體體現,也是發現、培養、凝聚科技人才,激勵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重要手段之一。2008年度國家科技獎獲獎項目主要完成人年齡分布統計顯示,45歲以下的占56.43%,35歲以下的占12.64%。這說明中青年人才已經成為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創新型國家建設不僅需要領軍人才,更需要一支宏大的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作支撐。為了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激發全民族的創新精神,200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開始設立工人農民科技創新評審組,在保證國家科技獎勵條件標準和水平的基礎上,對工人、農民科技創新成果予以政策上的傾斜。當年度共有3項工人、農民完成的成果獲獎,至2008年度,來自基層普通工人農民的獲獎人數已有10名。這些一線科技人員創新活動得到肯定和激勵,對全民科技創新有很好的示范推動作用。
企業是自主創新的主體,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隨著對企業技術創新激勵的加強,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企業的創新能力也在不斷提高。200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獲獎項目中,企業參與完成的獲獎項目達到64.80%。基礎研究是自主創新的源頭,標志著中國基礎研究發展成就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也因此備受關注,這個獎項的許多獲獎項目展現出了很高的原始創新水平。
隨著國家科技獎勵評選機制的不斷創新和改進,科技獎勵也更加科學、權威和公正。一個以政府獎勵為導向、社會力量獎勵和用人單位獎勵為主體的激勵自主創新的中國特色科技獎勵制度正在形成。科技獎勵工作在引領科技發展方向、引導創新模式、激勵和表彰科技創新人才、促進社會進步和國家發展方面,必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21世紀的頭二十年是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在過去的十年里,經過科技人員的努力,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逐步提高,國家正在走上創新驅動發展的道路,依靠科技實現創新已經成為企業和各行各業發展的內在動力。現在我們站在下一個十年的起點上,廣大科技工作者要以獲獎者為榜樣,不斷進取,再接再厲,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為到2020年實現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目標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