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農藥登記風險評估工作,提高農藥登記管理水平,2009年12月15日,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在北京組織召開了農藥風險評估專家研討會,張延秋所長參加會議并作重要講話,魏啟文副所長主持會議并總結講話。國家環保部自然生態保護司李遠副司長,國家環保部化學品登記中心高映新主任,中國農科院質量與標準所葉志華所長,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羅云波院長,中化化工科學技術研究總院李鐘華副院長,中國農業大學李重九教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石階平處長,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區劃所李文娟副研究員,農業部農藥檢定所顧寶根副所長、葉紀明副所長及所內相關技術人員參加了研討會。
張延秋所長指出,近年來,農產品質量安全、環境安全越來越受到關注,農藥風險評估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目前已初步建立了風險分析模型和風險評估程序,積累了大量的基礎數據。張延秋所長強調,農藥風險評估的最終目的是為政府部門管理農藥提供科學的技術方法,為建立農藥預警和退出機制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和決策參考,我們要結合中國的國情,注重操作的科學性、嚴謹性,更要注意風險評估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盡快實踐,在應用中不斷完善。
會上,農業部農藥檢定所殘留室單煒力主任、環境毒理室陶傳江主任分別介紹了我國農藥登記管理中膳食風險評估程序和環境風險評估程序的建設情況,從毒理學評估、殘留化學評估、膳食暴露評估、殘留化學評估、環境暴露模型及場景、環境暴露分析、生態效應分析、地下水等風險評估程序、風險管理等多個層面介紹了我國農藥風險評估建設的成果和亟待解決的問題,并指出,下一步要盡快完善農藥風險評估體系,加強基礎理論研究,積極開展與歐盟、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制定完善的分級風險評估程序。
聽取匯報后,與會專家充分肯定了農藥風險評估工作目前取得的進展,并就農藥風險評估數據的國際互認、風險評估模型建立到驗證性工作轉化、法律法規支持等方面進行了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