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歐盟研發部長理事會召開歐洲研究區非正式會議,提出歐盟在談到研發時,一定不要放松了警惕。
歐盟認為,現在歐洲面臨來自中國和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新挑戰,后者對研發的投入在不斷增加。歐盟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和印度兩國在2025年前會將其研發投入增加一倍,占到全球研發投入的20%。歐盟本屆輪值主席國瑞典的科研部長Tobias Krantz表示,研發的投入將會對經濟發展產生根本影響,他認為亞洲將回取代歐洲和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的新重心。因此,雖然面臨經濟危機,歐盟也應該繼續增加在研發與教育方面的投入。
Krantz談到,如果歐洲投入研發,應該同時確保投資的回報,他認為存在一種所謂的“瑞典研發的反論”,即瑞典是研發投入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但結果并不令人滿意,這些投入產生了太少來自企業的創新與創造。
歐盟研發部長們提出,解決此問題的一個辦法就是更好地將培訓與研發和創新整合在一起,即所謂的“知識三角”。Krantz還提出了另一個解決辦法,就是加強歐洲研究區建設。他強調在這方面,通過里斯本條約非常重要,這將為加強歐洲研究區建設提供法律框架。為使歐洲研究區可持續發展,歐盟應該改善成員國間的合作。